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东川检察
专车接送还有礼品相赠、健康讲座附带专家问诊、特供药品面向百姓开放、知名企业提供品质保障……凭借层次分明的组织架构、反复培训的沟通话术、精心包装的身份履历、天花乱坠的疗效允诺以及谋划细致的反侦举措,史某等人自2021年起通过虚假宣传、更换包装,将普通食品、饮料伪装成保健药品,先后骗取众多老年被害人4400余万元人民币。
(资料图)
近日,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史某等十人诈骗案获判,10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至三年不等,各并处罚金。
小恩小惠邀请入座
“专家名医”粉墨登场
“阿叔,我们是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的工作人员,近期正在您家附近为老年朋友们做健康讲座,知道您腿脚不便我们安排了专车上门接送,参加讲座还有礼品赠送哦……”。2022年2月,刘阿叔接到电话后,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同意了陌生人的邀请。
到达讲座现场后,刘阿叔和老伴瞬间便被礼堂内热烈的气氛所感染。台下四五十位老伙计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讲、台上“医学院的副院长”、“科学院的研究员”连珠炮地宣布着一个又一个“喜讯”,讲座过程中现场工作人员时而鼓掌叫好、时而向听众们派发礼物……
“各位爷叔阿姨,我们的药品原来都是给领导特供,现在向各位开放让您享福,吃了不仅能净化五脏六腑、还能延缓衰老速度,连大明星都在用我们的药哩!”,台上的“副院长”一边说着、一边将手中的粉末倒入一瓶黑水之中,转瞬间,瓶子里的水竟然变清了!神奇的效果加上火热的氛围,刘阿叔和老伴也急迫地举手加入了排队付款的队伍当中。
服用许久不见疗效
子女介入方知被骗
带着数万元购买回来的瓶瓶罐罐,刘阿叔和老伴服用许久却不见神奇疗效,联系退款时曾经热情贴心的“业务经理”却总以“疫情封控出行困难”“资金周转需要时间”“再吃一段时间看看效果”等理由推诿搪塞。
遇到同样情况的还有王阿姨。“我通过药盒上的信息查询了生产厂商的工商备案,和厂家沟通后他们说我妈买的这些药品外包装都被修改过了,把产品类型从固体饮料ps成了中药制品,这些饮料成本还不到10块钱!”,直到女儿将查询结果摆到面前,王阿姨才方知被骗。攒钱买来的“神仙药”竟成了始料未及的“糟心事”,此时也才后知后觉地想到当初推销药品的“云南医生”说的明明却是“北方话”!
“精心谋划”精准行骗 分工明确“训练有素”
经审查,本案是一起层级严密、分工明确的团伙诈骗案,史某等人形成了包括“锁定目标群体”“冒充医师专家”“培训推销话术”“处理售后事宜”在内的分工明确、紧密配合的犯罪链条,成本十几元的普通食品、饮料,被史某等人以几千上万的高价向众多老人卖出,销售金额高达4400余万。
首先,由公司业务员在上海市各小区、公园等老年人经常活动场所寻找作案目标。通过发放礼品、免费家政等理由上前搭话,套取老年人基本信息并锁定有基础疾病、退休、独居老人为目标群体,包装自身背景、实施专车接送,将目标老人骗至讲座现场。
其次,伪医师、伪专家登台授课。授课前打着“名贵药材”“现代科技”“特供药品”“售前优惠”等噱头;授课时现场演示“疗效”并安排工作人员、听众鼓掌叫好;授课后根据前期套取的信息进行“针对性”问诊,运用事先培训的话术向被害人开具大量药品。
“每晚都会有经理、总监对我们进行话术培训,要求我们包装身份、从中医知识引申到所售药品,谎称这些药品是特供药品、疗效显著,而且只有我们这些内部人才能购买。”冒充医师的被告人韩某到案后说,“经理一直嫌我说话不够狠,有些缺德的甚至会说如果不吃我们的药,可能半个月就会死”。
最后,为了规避风险,防止家人、子女发现后报案,该团伙规定讲座过程中严禁录音录像,购买药品原则上使用现金支付;同时以“方便”“环保”为名、要求老人们拆除掉被ps过的外包装后再将药品带走。针对没有带足资金的老人,该团伙还会有专人陪同,送老人们到家中或银行取现。
●
检察官提醒
随收入水平与健康观念的提高,保健品市场因消费人群清晰、市场份额巨大且行骗风险较低,正在成为诈骗分子的钟爱领域。面对琳琅满目、快速迭代的保健产品,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前务必要理性分析、谨慎决策。应在具备保健品销售资质的场所购买,同时选购生产厂商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限与保健食品批准文号齐全的产品。如遇无证销售、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,消费者可拨打“12315”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,也可直接向公安机关举报。子女也应多关心家中老人,帮助老人提高防骗意识、消除老年人的“信息劣势”,不给骗子们打“亲情牌”的可趁之机。
来源|上海检察
相关新闻